欢迎您访问米乐M6(MiLe)亚洲官方网站轴承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 HASHKFK

新闻资讯

米乐M6娱乐

米乐M6(MiLe)亚洲官方网站- 赔率最高在线投注平台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pdf

作者:小编2025-07-30 19:40:17

  

米乐M6(MiLe)亚洲官方网站- 赔率最高在线投注平台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pdf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包括:固定底座、控制箱,固定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加热柱、支撑柱,控制箱设置在固定底座的上端并位于支撑柱的一侧,加热柱、支撑柱与控制箱电连接,加热柱的上端通过横向轭铁杆与支撑柱的上端连接,固定底座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转动支撑机构。使用者通过控制箱启动加热柱、支撑柱,而加热柱的上端通过横向轭铁杆与支撑柱的上端连接,使用者将固定底座的前侧、后侧均安装有转动支撑机构转动出来,进而两个转动支撑机构、以及固定底座的上端可以对轴承进行支撑,进而使得加热柱处于轴承的中心轴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5846707 U (45)授权公告日 2022.02.18 (21)申请号 1.5 (22)申请日 2021.10.08 (73)专利权人 黄烨莹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莲芳巷 33号莲芳园25栋502房 (72)发明人 黄烨莹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广技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代理人 张国香 (51)Int.Cl. B23P 11/02 (2006.01) H05B 6/02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包 括:固定底座、控制箱,固定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加 热柱、支撑柱,控制箱设置在固定底座的上端并 位于支撑柱的一侧,加热柱、支撑柱与控制箱电 连接,加热柱的上端通过横向轭铁杆与支撑柱的 上端连接,固定底座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转动 支撑机构。使用者通过控制箱启动加热柱、支撑 柱,而加热柱的上端通过横向轭铁杆与支撑柱的 上端连接,使用者将固定底座的前侧、后侧均安 装有转动支撑机构转动出来,进而两个转动支撑 机构、以及固定底座的上端可以对轴承进行支 撑,进而使得加热柱处于轴承的中心轴线出,这 U 样对轴承的电磁加热较为均匀,避免出现轴承局 7 部温差的情况,不会影响轴承的加热,延长了轴 0 7 6 承寿命。 4 8 5 1 2 N C CN 215846707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控制箱(2),所述固定底座 (1)的上端设置有加热柱(11)、支撑柱(12),所述控制箱(2)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端 并位于所述支撑柱(12)的一侧,所述加热柱(11)、支撑柱(12)与所述控制箱(2)电连接,所 述加热柱(11)的上端通过横向轭铁杆(10)与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连接,所述固定底座 (1)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转动支撑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轴承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前侧、后侧 均设置有横向凹槽(13),所述转动支撑机构(3)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横向凹槽(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轴承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机构(3)包括横 转动杆(31),所述横转动杆(31)靠近所述加热柱(11)的一端与所述横向凹槽(13)转动连 接,所述横转动杆(31)的另一端设置第一卡杆(311)和转动支杆(312),并且所述横向凹槽 (1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杆(311)对应的上缺口(131),以及与所述转动支杆(312)对应的 下缺口(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轴承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转动杆(31)内具有第一 横向空腔(32)米乐M6(MiLe)亚洲官方网站- 赔率最高在线投注平台,并且所述横转动杆(31)的杆壁上设置有第一条形槽口(321),所述第一条形 槽口(321)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一横向空腔(32)内设置有第一横向滑杆(33)、第一横向弹簧 (34)以及第一滑套(35),所述第一横向弹簧(34)、第一滑套(35)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滑杆 (33)上,所述第一卡杆(311)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条形槽口(321)与所述第一滑套(35)转动 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卡杆(311)的下端面抵顶所述第一条形槽口(3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轴承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第 二横向空腔(14),所述第二横向空腔(14)位于所述加热柱(11)、支撑柱(12)之间,并且所述 第二横向空腔(14)上设置有第二条形槽口(141),内部设置有第二横向滑杆(15)、第二横向 弹簧(16)以及第二滑套(17),所述第二横向弹簧(16)、第二滑套(17)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 滑杆(15)上,第二卡杆(18)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口(141)与所述第二滑套(17)转动 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卡杆(18)的下端面抵顶所述第二条形槽口(1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轴承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柱(11)的上端设置有 两个U型架(111),所述横向轭铁杆(10)的左端设置有两个横向支杆(101),两个所述横向支 杆(101)分别位于所述横向轭铁杆(10)的两侧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1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轴承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轭铁杆(10)的右端与 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磁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轴承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轭铁杆(10)的右端底 部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02),所述第一放置槽(102)内设置有第一磁铁(103),所述支撑柱 (12)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放置槽(102)对应的第二放置槽(121),所述第二放置槽 (121)内设置有第二磁铁(122),所述第一磁铁(103)与所述第二磁铁(122)磁吸连接。 2 2 CN 215846707 U 说明书 1/5页 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轴承加 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轴承加热器,主要用于对轴承、齿轮、衬套、轴套、直径环、滑轮、收缩环、连接器等 多种类型的金属件进行加热,轴承加热器通过加热使之膨胀,达到过盈装配的需要。传统的 轴承加热器,在实用时往往加热扼铁与轴承内径不同,轴承在加热时,轴承的内壁与扼铁接 触距离各有不同,往往与扼铁接触的轴承内壁率先加热,温度容易升高,这就使的轴承在加 热时,出现轴承局部温差的情况,从而影响轴承的加热,同时影响轴承寿命,存在改进。因 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 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 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 护范围。 [0004]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包括:固定 底座、控制箱,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加热柱、支撑柱,所述控制箱设置在所述固定底 座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一侧,所述加热柱、支撑柱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所述加热柱 的上端通过横向轭铁杆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转 动支撑机构。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轴承加热器,所述固定底座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 横向凹槽,所述转动支撑机构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横向凹槽内。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轴承加热器,所述转动支撑机构包括横转动杆,所 述横转动杆靠近所述加热柱的一端与所述横向凹槽转动连接,所述横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 第一卡杆和转动支杆,并且所述横向凹槽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杆对应的上缺口,以及与所 述转动支杆对应的下缺口。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轴承加热器,所述横转动杆内具有第一横向空腔, 并且所述横转动杆的杆壁上设置有第一条形槽口,所述第一条形槽口的开口朝上,所述第 一横向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横向滑杆、第一横向弹簧以及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横向弹簧、第一 滑套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滑杆上,所述第一卡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条形槽口与所述第一 滑套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卡杆的下端面抵顶所述第一条形槽口。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轴承加热器,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横向空 腔,所述第二横向空腔位于所述加热柱、支撑柱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横向空腔上设置有第二 条形槽口,内部设置有第二横向滑杆、第二横向弹簧以及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横向弹簧、第 3 3 CN 215846707 U 说明书 2/5页 二滑套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滑杆上,第二卡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口与所述第二滑 套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卡杆的下端面抵顶所述第二条形槽口。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轴承加热器,所述加热柱的上端设置有两个U型架, 所述横向轭铁杆的左端设置有两个横向支杆,两个所述横向支杆分别位于所述横向轭铁杆 的两侧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内。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轴承加热器,所述横向轭铁杆的右端与所述支撑柱 的上端磁吸连接。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轴承加热器,所述横向轭铁杆的右端底部设置有第 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放置 槽对应的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 磁吸连接。 [0012]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该新型轴承加热器包括:固定底座、控制 箱,使用者通过控制箱启动加热柱、支撑柱,而加热柱的上端通过横向轭铁杆与支撑柱的上 端连接,这样可以对加热柱外套的轴承进行电磁加热,使用者将固定底座的前侧、后侧均安 装有转动支撑机构转动出来,进而两个转动支撑机构、以及固定底座的上端可以对轴承进 行支撑,进而使得加热柱处于轴承的中心轴线出,这样对轴承的电磁加热较为均匀,避免出 现轴承局部温差的情况,不会影响轴承的加热,延长了轴承寿命。 [001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轴承加热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 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 理解。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俯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横转动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横向空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 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2]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3]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包括:固定底座1、控制 箱2,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加热柱11、支撑柱12,所述控制箱2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 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支撑柱12的一侧,所述加热柱11、支撑柱12与所述控制箱2电连接,所述 4 4 CN 215846707 U 说明书 3/5页 加热柱11的上端通过横向轭铁杆10与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连接,所述固定底座1的前侧、后 侧均设置有转动支撑机构3。 [002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轴承加热器, 该新型轴承加热器包括:固定底座1、控制箱2,具体地,在固定底座1的上端安装了加热柱 11、支撑柱12,而控制箱2则安装在固定底座1的上端并位于支撑柱12的一侧,其中,加热柱 11、支撑柱12与控制箱2电连接,所以使用者通过控制箱2启动加热柱11、支撑柱12,而加热 柱11的上端通过横向轭铁杆10与支撑柱12的上端连接,这样可以对加热柱11外套的轴承进 行电磁加热,使用者将固定底座1的前侧、后侧均安装有转动支撑机构3转动出来,进而两个 转动支撑机构3、以及固定底座1的上端可以对轴承进行支撑,进而使得加热柱11处于轴承 的中心轴线出,这样对轴承的电磁加热较为均匀,避免出现轴承局部温差的情况,不会影响 轴承的加热,延长了轴承寿命。 [002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1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横向凹槽13,所述转动支 撑机构3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横向凹槽13内。 [0026]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撑机构3包括横转动杆31,所述横转动杆31靠近所述加热柱 11的一端与所述横向凹槽13转动连接,所述横转动杆31的另一端设置第一卡杆311和转动 支杆312,并且所述横向凹槽1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杆311对应的上缺口131,以及与所述转 动支杆312对应的下缺口132。 [002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转动支撑机构3的具体 结构,对应地,在固定底座1的前侧、后侧均开设有横向凹槽13,这样转动支撑机构3可以转 动地安装在横向凹槽13内,使用时可以将该转动支撑机构3从横向凹槽13内转动出来;具体 地,该结构的转动支撑机构3包括横转动杆31,该横转动杆31靠近加热柱11的一端与横向凹 槽13转动连接,可以将该横转动杆31转动出来;当横转动杆31转动到横向凹槽13内时,为了 将该横转动杆31牢固地安装在横向凹槽13内,在横转动杆31的另一端安装了第一卡杆311 和转动支杆312,对应地,在横向凹槽13设置有上缺口131和下缺口132,所以横转动杆31进 入到横向凹槽13内时,第一卡杆311进入到上缺口131,转动支杆312进入到下缺口132。 [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转动杆31内具有第一横向空腔32,并且所述横转动杆31 的杆壁上设置有第一条形槽口321,所述第一条形槽口321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一横向空腔 32内设置有第一横向滑杆33、第一横向弹簧34以及第一滑套35,所述第一横向弹簧34、第一 滑套35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滑杆33上,所述第一卡杆311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条形槽口321 与所述第一滑套35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卡杆311的下端面抵顶所述第一条形槽口321。 [002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使得横转动杆31更好地固定轴承,本 实施例中在横转动杆31内设计了第一横向空腔32,并且横转动杆31的杆壁上开设了第一条 形槽口321,第一条形槽口321的开口朝上,第一条形槽口321与第一横向空腔32是连通的; [0030] 同时在第一横向空腔32内设置有第一横向滑杆33、第一横向弹簧34以及第一滑套 35,第一横向弹簧34、第一滑套35安装在第一横向滑杆33上,这里第一卡杆311的下端通过 第一内螺杆313穿过第一条形槽口321与第一滑套35连接,所以使用者将轴承放置在横转动 杆31上时,使用者将第一卡杆311向轴承移动,进而第一卡杆311带动第一内螺杆313、第一 滑套35在第一横向滑杆33上移动压缩第一横向弹簧34,然后使用者转动第一卡杆311,使得 第一卡杆311沿着第一内螺杆313向下转动,进而第一卡杆311的下端面抵顶到横转动杆31 5 5 CN 215846707 U 说明书 4/5页 的杆壁上,并锁定到横转动杆31上,这样第一卡杆311可以卡住轴承;也就是说,两个转动支 撑机构3中的两个第一卡杆311可以固定住轴承。 [003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横向空腔14,所述第二横向空腔14 位于所述加热柱11、支撑柱12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横向空腔14上设置有第二条形槽口141, 内部设置有第二横向滑杆15、第二横向弹簧16以及第二滑套17,所述第二横向弹簧16、第二 滑套17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滑杆15上,第二卡杆18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口141与所 述第二滑套17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卡杆18的下端面抵顶所述第二条形槽口141。 [003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将轴承更好地固定住,本实施例中在 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横向空腔14,这里第二横向空腔14位于加热柱11、支撑柱12之间, 使得两个第一横向空腔32、第二横向空腔14三者之间大致呈120°角,第一横转动杆14、第二 横转动杆18以及固定底座1将轴承支撑起来,使得轴承更好地加热; [0033] 具体地,第二横向空腔14上设置有第二条形槽口141,内部设置有第二横向滑杆 15、第二横向弹簧16以及第二滑套17,第二横向弹簧16、第二滑套17安装在第二横向滑杆15 上,这里第二卡杆18的下端通过第二内螺杆181穿过第二条形槽口141与第二滑套17转动连 接,并且所述第二卡杆18的下端面抵顶第二条形槽口141;所以使用者将轴承放置在固定底 座1上时,使用者将第二卡杆18向轴承移动,进而第二卡杆18带动第二内螺杆181、第二滑套 17在第二横向滑杆15上移动压缩第二横向弹簧16,然后使用者转动第二卡杆18,使得第二 卡杆18沿着第二内螺杆181向下转动,进而第二卡杆18的下端面抵顶到固定底座1上,并锁 定到固定底座1上上,这样第二卡杆18可以卡住轴承;也就是说,两个转动支撑机构3中的两 个第一卡杆311、以及固定底座1上的第二卡杆18三者固定住轴承。 [003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柱11的上端设置有两个U型架111,所述横向轭铁杆10 的左端设置有两个横向支杆101,两个所述横向支杆101分别位于所述横向轭铁杆10的两侧 并延伸至所述U型架111内。 [003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加热柱11的上端安装了两个 U型架111,通过两个U型架111将横向轭铁杆10的左端支撑住,使得横向轭铁杆10稳定地搭 接在加热柱11上;具体地,在横向轭铁杆10的左端设置有两个横向支杆101,两个横向支杆 101分别位于横向轭铁杆10的两侧,并延伸至U型架111内的U型槽112,所以使用者可以将横 向轭铁杆10的左端安装在加热柱11的上端。 [003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轭铁杆10的右端与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磁吸连接;进 一步地,所述横向轭铁杆10的右端底部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02,所述第一放置槽102内设置 有第一磁铁103,所述支撑柱12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放置槽102对应的第二放置槽121, 所述第二放置槽121内设置有第二磁铁122,所述第一磁铁103与所述第二磁铁122磁吸连 接。 [003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磁铁103、第二磁铁 122,具体地,在横向轭铁杆10的另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一磁铁103,为了安装该第一磁铁103, 在横向轭铁杆10的另一端底部开设第一放置槽102,将第一磁铁103安装在第一放置槽102 内;对应地,在支撑柱12的上端开设第二放置槽121,第二放置槽121内安装第二磁铁122,当 横向轭铁杆10的另一端转动支撑柱12的上端时,第一磁铁103可以与第二磁铁122相互磁吸 起来,使得横向轭铁杆10可以牢固地搭接在支撑柱12的上端,进而实现了横向轭铁杆10与 6 6 CN 215846707 U 说明书 5/5页 支撑柱12之间磁吸连接。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0039]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0]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 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 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7 7 CN 215846707 U 说明书附图 1/4页 图1 8 8 CN 215846707 U 说明书附图 2/4页 图2 9 9 CN 215846707 U 说明书附图 3/4页 图3 图4 10 10 CN 215846707 U 说明书附图 4/4页 图5 11 11

  米乐M6(MiLe)亚洲官方网站- 赔率最高在线投注平台(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